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医院新闻 >学术交流 > 正文

护理部成功举办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及精细化管理培训班
2024-09-02 16:45:23 来源:护理部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的要求,提高护理技术水平,保障护理质量安全,并发挥大型医疗机构优质护理资源的带动作用,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2024年8月29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办的“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及精细化管理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全国各个地区医疗机构的新生儿学科护理管理者及护理骨干共计五十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学习、探讨新生儿危重症的监护技术及精细化管理。本次会议由北京儿童医院NICU护士王晶晶主持。

北京儿童医院护理部主任迟巍分享了《结合中国叙事医学专家共识推进叙事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通过解读中国叙事医学专家共识、阐述我院开展叙事护理的经验、强调管理者在推动叙事护理中的作用,让大家感受到叙事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专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让大家认识到护理工作是爱与责任的温暖对话。

图片8.jpg

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主任黑明燕结合我院新生儿中心家庭参与式照护(FICARE)的实践经验,分享了《新生儿病房的家庭参与式照护实践》,探讨了FICARE的优势和院感防控关键点,鼓励大家结合自己医院的实际状况,推进新生儿家庭参与式照护,促进家庭对特殊新生儿群体的照护能力。

图片9.jpg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护师吴旭红以《新生儿PICC技术及管理新进展》为主题,讲述了新生儿PICC血管的选择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策略。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副主任齐宇洁主任医师为大家讲授了《危重新生儿转运技术》,拓展了院际、院内转运的流程、要素和技术要求,新生儿中心董世霄主任医师以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分享了《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支持技术》,以全新的角度向大家展示了营养支持在新生儿各个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主任医靳绯师则从《新生儿复苏》的角度,让大家了解到新生儿复苏指南及操作要点。

图片10.jp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蒙景雯和北京协和医院科护士长孙静分别从《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循证实践》及《早产儿围出院期管理专家共识解读》方面向大家展示了从温度、体位、皮肤、营养、家庭参与式护理等方面对发育支持的实践影响,并且强调在救治患儿的同时,提升家长的照护能力至关重要。

图片14.jpg

北京儿童医院护理一部部长张凤云分享了《新生儿造瘘口护理的新进展》,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系统介绍了新生儿肠造口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护理二部部长杨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最佳证据整合中文献检索的数据库及检索方式。北京儿童医院护理部基础教研室总带教谢帅华分享了《ECMO技术在危重新生儿的应用》,重点讲述了ECMO的工作原理及在危重新生儿中应用的注意事项。NICU护士长钟学红从新生儿生命体征及呼吸、消化、神经等系统介绍了《危重症患儿的识别》。

图片16.jpg

实践环节,新生儿内科副护士长王欢介绍了《一例细菌性角膜溃疡新生儿行角膜移植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践》,新生儿内科护士长窦文艳主导的FICARE实践展示、新生儿外科护士长王卫英、NICU副护士长王娟主导的PICC置管工作坊,让大家切身实际的感受到家庭参与式照护及PICC置管的操作体验,通过情景剧及模拟实操将学习班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图片20.jpg

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及精细化管理培训班不仅是一场汇聚了新生儿护理领域前沿理念的知识盛宴,更是让大家提升了医院人文服务意识。百尺竿头思奋进,策马扬鞭自奋蹄,北京儿童医院今后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守正创新的精神,致力于提升新生儿精细化护理的水平,共同守护新生儿的健康。

图片24.jpg

护理部

上一篇: “紫癜看花眼 查房仔细辨” 京冀疆豫中西医协同联合教学查房(第六期)顺利开展

下一篇: 聚焦脑功能疾病与认知发育 北京神经科学学会学术专场会议成功召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