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闭锁的筛查诊断
2024-08-12 18:15:54 来源: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 浏览次数:
胆道闭锁是发生于婴儿时期的严重肝胆疾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梗阻性黄疸。本病特点是肝纤维化发生早、进展快、程度重,很快进展为肝硬化。临床症状包括皮肤和巩膜黄染、大便颜色变浅(陶土便)、尿色加深(浓茶色),延迟诊断的患儿可能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腹水、脾大、上消化道出血、肝脏功能衰竭等终末期肝病表现。最便捷的筛查手段即观察婴儿大便颜色,棕色、黄色、绿色便为正常颜色变,而灰白、浅黄、黄白色便为异常颜色便(图1)。如果发现婴儿大便颜色异常,同时有黄疸表现,应积极进行血生化检查,了解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明确有无梗阻性黄疸表现。大便的颜色可以参照大便比色卡进行对比(图2)。明确有梗阻性黄疸的患儿,下一步考虑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了解有无肝脏实质回声增粗、肝脏肿大、肝脏被膜下血流征、肝门部纤维块三角征(图3)、胆囊瘪小萎缩并餐后无收缩等胆道闭锁特征性超声表现,进行肝脏硬度测量了解有无肝脏纤维化、硬化,进行血清MMP-7检查了解有无水平增高,由此初步评价是否倾向胆道闭锁诊断。对于部分鉴别诊断困难的患儿,在完善基因筛查排除遗传代谢病的同时,进行短时间(3-7天)试验性保肝利胆治疗,同时筛查病毒感染情况并进行抗病毒治疗(巨细胞病毒等),密切观察保守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欠佳者,积极进行手术探查,通过术中观察肝脏胆囊外观和胆囊内胆汁颜色(图4)、胆道造影、肝脏病理活检等手段,最终明确诊断,不宜过久进行保守治疗。
图1 皮肤巩膜黄染及陶土便
图2 大便比色卡
图3 超声胆囊瘪小、肝门部纤维块三角征
图4 手术探查肝脏外观和术中胆囊中抽出白色胆汁
上一篇: 肛周脓肿及肛瘘
下一篇: 肛门直肠手术后便秘、便失禁的肠道管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