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 正文

肛周脓肿及肛瘘
2024-08-12 18:19:51 来源: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 浏览次数:

肛周脓肿及肛瘘是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因肛隐窝处的肛腺发生感染,化脓后引流不畅而形成肛周脓肿,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肛瘘。多见于新生儿期的男孩儿,可能与新生儿期直肠局部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有关,还可能与雄激素一过性分泌过多有关。

当肛腺发生化脓后,脓液积聚并向下、外蔓延,穿过肛门内外括约肌之间突出至皮下形成肛门周围脓肿。脓肿通常较小,常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但位置浅,局部症状重,表现为肛周持续性跳动性疼痛,排便时加重。局部检查可见红肿、硬块与压痛,脓肿成熟后可有波动感,常可自行破溃,并于破溃后形成肛瘘。肛瘘形成后常因瘘口引流不畅而陷入反复脓肿-破溃的循环。

肛周脓肿一旦确诊,应及时进行切开引流,局部清创后填塞引流条或坐浴治疗,若有全身感染可加用口服或静点抗生素。肛瘘形成后常不能自愈,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选择瘘管切开术或肛瘘挂线术。手术的要点是明确肛瘘的内外口,使用探针自外口探入,沿瘘道走形至齿状线处的内口后穿出。沿探针切开肛瘘,对瘘道内的上皮进行搔刮或烧灼。也可将皮筋穿过瘘道,勒紧后使用粗线将皮筋绑紧,管壁因缺血而逐渐坏死,并因皮筋的慢性切割而成为开放性的创面,皮筋的掉落通常需要10-14天的时间。术后可采用温水坐浴缓解括约肌痉挛而减轻疼痛。

(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 吴东阳)


上一篇: 儿童腹股沟疝/鞘膜积液健康处方

下一篇: 胆道闭锁的筛查诊断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