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舟骨
2024-08-09 18:06:48 浏览次数:
“副”舟骨是足部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位于舟骨内侧,发育自舟骨结节的次级骨化中心。在正常人群中,副舟骨的发生率约为4%至21%,可单侧或双侧对称存在。副舟骨会改变胫后肌肌腱的走行位置,导致足部关节活动紊乱,影响足弓的稳定性。副舟骨可分为三型:I型与舟骨结节不相连,通常无症状;II型副舟骨与舟骨结节间以纤维软骨相连,最常见;Ⅲ型副舟骨与舟骨结节间有骨性连接。
症状
多数具有副舟骨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常在足部X线检查时意外发现。疼痛等症状通常在幼年或青春期出现,可能由于鞋子对足副舟骨的挤压或足纵弓的扁平化引起,常伴有平足。患者通常因为局部隆起、意外扭伤、运动后的肿痛来就诊,多发生在青春期。此外,长期的摩擦和碰撞可能会导致滑囊炎;胫后肌腱及其腱鞘因局部结构异常也可能发生无菌性炎症,引发肿胀、压痛等症状。
治疗:
1. 无症状的副舟骨一般不会被发现,也不需要治疗。
2. 对有疼痛症状的患者,早期应给予保守治疗,减轻足内侧压力和炎症反应。包括穿宽松舒适的鞋子,使用矫正鞋垫,冰敷,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
3. 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症状顽固的患者,则应择期手术治疗。不伴平足畸形时,常行副舟骨切除及胫后肌腱重建术,伴有扁平足的患者,可能需要同时行平足的矫正手术。
上一篇: 骨髓炎
下一篇: 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