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微血管病
2024-08-09 18:05:42 浏览次数: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异常引起的以微血管性溶血、血小板减少、微血管血栓形成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TMA[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associated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A-TMA]是HSCT后严重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移植后150天内,其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患者常有脏器功能损害,病死率极高,早期诊断困难且治疗手段有限。目前,由于诊断标准的不统一,报道的TA-TMA发生率从0.5%~76%。而大中心的回顾性研究表明TA-TMA的发生率可能是在10%~25%。据报道,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黑人发病率较高。TA-TMA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更为常见,同时也是自体移植的重要并发症。TA-TMA主要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溶血尿毒综合征(haemolytic uraemic syndrome,HUS)、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aemolytic anaemia,MARA)、药物诱导的血栓性微血管病(drug-induced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DITMA)等。
【发病机制】 TA-TMA是HSCT后的严重并发症,是一系列临床异常的血管损伤与血栓形成,病理特点是全身多器官微血管内皮损伤,其内皮损伤涉及多种机制的参与。
【临床表现】 TA-TMA的典型临床表现是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相对急性发作,同时伴有外周血碎裂红细胞。在大多数患者中,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增加,同时伴有急性肾功能障碍,而且肾脏是TA-TMA最常累及的器官,常提示预后不良。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发生于50%左右的TA-TMA患者中,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和痉挛,但不仅限于此。其次,TA-TMA患者也可表现为肠道、肺和心脏功能的受累。TA-TMA的临床表现很广,可能是危及生命的神经或肾脏并发症,也可能只是无症状性贫血,伴有血小板减少轻度肾功能障碍,因此,为早期诊断和治疗TA-TMA造成了困难。
【治疗】 治疗原则:早期治疗,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
上一篇: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一篇: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