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物抗宿主病
2024-08-09 18:06:02 浏览次数: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是HSCT术后常见的并发症,allo-HSCT术后GVHD的发病率达40%~60%,死亡率约15%,是此类患者非复发相关的首位死因。GVHD是由于供体移植物中的免疫活性细胞对宿主组织产生不相容性免疫攻击所致的一种累及多器官免疫性疾病,常见受累器官包括皮肤、肝脏、胃肠道、肺、淋巴组织等,其中皮肤不仅是GVHD中最常见的受累器官,皮肤表现也是在病程最早期即可出现,甚至是唯一的临床表现,因此其在GVHD的早期诊治中起着关键作用。
【发病机制】 GVHD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移植物必须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②宿主必须含有移植物中所没有的“异己”抗原;③宿主必须无力对移植物发动有效的免疫攻势。急性GVHD主要在移植物注入后,由其中成熟的供者T细胞直接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损伤具有同种异体抗原的宿主细胞所致,组织损伤以细胞的凋亡和坏死为主。而慢性GVHD则以组织炎性浸润及进行性纤维化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
1.分类 以往根据移植术后发生GVHD的时间将其分为急性GVHD(acute GVHD,aGVHD)(100天以内)和慢性GVHD(chronic GVHD,cGVHD)(100天以后)。但随着移植方法的改进和经验的积累,发现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onor lymphocyte infusion,DLI)、二次异基因移植术以及系统免疫抑制剂的减量或停药均可影响急慢性GVHD发生的时间和表现,急性GVHD可发生在移植术后100天后,而慢性GVHD也可发生在移植术后100天内。而且急慢性GVHD在治疗方法和预后方面均有差异,
【治疗】
GVHD的治疗 初始治疗选择取决于受累器官、疾病严重程度、所用预防方案,同时注意兼顾抑制供者T细胞所致GVHD的获益与降低移植物抗肿瘤(GVT)作用的潜在危害之间的平衡。
上一篇: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一篇: 血栓性微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