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教研室成功举办“儿外科教学质量提高学习班”推动儿外科教学创新与师资发展
2025-10-16 17:32:12 来源:外科教研室 浏览次数:
10月11日,由北京儿童医院外科教研室主办的“儿外科教学质量提高学习班”成功举办。本次学习班以“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师资能力、保障临床教学质量”为核心,吸引了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许多临床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青年医师参与,通过专题讲座、经验分享与学术交流,为儿外科教学领域搭建了高质量的学习与合作平台。
学习班开幕式由北京儿童医院教育处处长焦莉平致辞,她强调了新时代背景下儿外科教学是培养儿科卓越人才的关键环节,并指出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是推动儿科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随后,多位专家围绕教学科研、课程设计、课堂讲授、模拟教学等主题展开了内容丰富、视角前沿的专题讲座。
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王爱华以《从临床医师到指导老师的淬炼》为题,结合自身多年临床带教经验,指出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价值观与职业精神的塑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崎教授系统阐述了医学教育研究的分类与方法。胸外科主任陈诚豪以《如何讲好一堂课》为题,分享了他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的备赛经验与教学理念。
焦莉平处长在《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中强调,教学评价不应仅限于终结性考核,更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通过及时反馈促进学员能力阶梯式成长。普外科副主任李英存系统介绍了实验动物在微创手术、血管吻合、肝部分切除等复杂技能训练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李樱子则从教案书写规范入手,分享儿外科教学活动设计的要点与技巧,提升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可复制性。急诊外科副主任医师王伟系统梳理了外科培训从“学徒制”到“模拟时代”的发展历程,并且以清创缝合培训为例,展示了如何构建系统化、标准化、可评估的外科技能培训体系。
本次学习班不仅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前沿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更搭建了一个高水平、互动式的学术交流平台。多位学员表示,通过学习,对设计课程、讲好课程、教学科研等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未来将在临床教学中积极实践,推动儿外科教育从“经验式”向“证据式”、“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型,为我国儿科医疗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始终致力于儿科医学教育的创新与引领。本次学习班的成功举办,是医院在师资培养、教学改革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也为儿外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注入了新动能。
外科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