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医院新闻 >学术交流 > 正文

倪鑫院长带队参加中华医学会 第十六届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
2025-06-30 13:32:20 浏览次数:

2025年6月26日-6月28日,中华医学会第十六届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教授带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参加会议。

图片9.jpg

图片10.jpg

倪鑫院长作为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常委、小儿学组组长,担任本次大会主席。倪鑫院长作开幕致辞并进行《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发展现状与专科建设计划》的特邀专题报告。倪院长表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儿科从业者肩负重任,必须永葆医者仁心与赤子情怀,深耕儿童健康沃土。我国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历经三十余年发展,诊疗范围持续扩展,诊疗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学科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挑战:一是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规范化不足,二是儿童头颈肿瘤早期漏诊误治仍时有发生,三是资源分布不均。在国家“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的大背景下,学科建设应在技术层面、体系层面和质控层面有所提升。技术层面,推广AI辅助诊疗及仿真手术培训系统赋能基层;体系层面,构建“国家级-省级-地市-县级”四级协作网;质控层面,制定规范化管理体系,严控放射性检查滥用,严格管控术后并发症。他同时强调了人文关怀与个体化诊疗的重要性,指出应践行“儿童非成人缩小版”理念,发展特色诊疗服务,全面赋能中国儿童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张杰教授作为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小儿学组副组长与其他三位副组长一起主持了开幕式环节。张亚梅教授主持了主会场的特邀专题报告环节。

图片11.jpg

在学术交流环节,葛文彤教授就《儿童鼻科学发展的展望》进行了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儿童鼻科学的进展并就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张杰教授解读了《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王生才教授进行了《规范化开展儿童甲状腺癌诊治》的专题报告。刘海红教授受邀解读了《儿童助听器验配临床实践指南(2024)》解读。王蓬鹏主任医师进行了《减充血剂在儿童鼻内镜检查和手术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

此外,张杰教授受邀为辩论赛点评专家,王生才主任受邀点评青年手术视频演示,刘悄吟副主任医师受邀作为辩论赛主持,同时作为学组秘书全程参与会务及筹备工作。

论文发言环节,主任医师李宏彬王蓬鹏刘薇,副主任医师马宁张晓段清川以及李颖、姬婷婷、刘恒鑫分别给大家带来了《儿童睡眠依赖性喉软化症的临床诊治分析》《量化的影像参数评估联合B超实时引导技术用于儿童鼻骨骨折的精准诊疗》《耳源性颅内并发症——乙状窦血栓/硬膜外脓肿手术时机选择》《儿童双侧前庭病的病因学与共病特征分析》《儿童内耳畸形相关化脓性脑膜炎25例临床病例分析》《口呼吸联合门诊模式探索及初步成效》《儿童蜗神经发育不良诊断及干预效果预测的生物标记物研究》《中国儿童疱疹病毒感染与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ATH)的关联机制及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一项基于单中心临床数据的综合分析》《儿童小脑性缄默综合征嗓音声学特征研究》的报告。研究生陈晓旭、马聃迪、孟义然、刘笑歌、杨爱蕾也在会议中进行了论文发言。

图片13.jpg

副主任医师马宁、主治医师李晓丹分别参与了“扁桃体全切VS部分切除,孰是孰非?”以及“鼓膜切开置管与腺样体切除术同期与非同期手术的决策选择”的辩论赛。正反双方展开激烈角逐,逻辑清晰,核心观点明确,唇枪舌剑,攻防有序。马宁所在的“北川队”获得了比赛的胜利,李晓丹凭借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与缜密逻辑,在此次辩论赛中脱颖而出,获“风采辩手”称号。

图片25.jpg

图片27.jpg

图片28.jpg

历经一天半的精彩学术交流后,会议迎来闭幕式。张杰教授致闭幕词,对本次会议的学术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宣布了下一届会议的承办单位为贵州省人民医院。至此,大会圆满结束。

图片30.jpg

本次大会是国内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界高水平、高规格、高影响力的重要会议,是展示我国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作为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常委、小儿学组组长所在单位,在学科带头人倪鑫院长的带领下,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投稿论文48篇,特邀主旨报告1人次、专题发言5人次、论文发言14人次、壁报交流26篇,书面交流13篇,论文投稿数量和大会发言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全面展示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最新科研成果。赤忱未改践初心,赓续奋进拓新局,科室全体员工将深耕专业领域,勇攀学术高峰,继续开展理论与技术创新,推动应用落地,持续引领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高质量发展!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一篇: 精进笃行 求真务实——护理部成功举办儿科护理管理培训班

下一篇: 破解SNL的“低调”谜局 第十六期中西医协同联合教学查房成功举办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