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 正文

【抗击疫情 儿医使命】杨雪抗“疫”日记:“欢迎回家”,让他们如释重负
作者:杨雪 2020-03-26 16:49:33 来源:北京儿童医院支援小汤山定点医院医疗队队员、手术室护士长 浏览次数: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天气晴

自从报名参加抗击新冠疫情医疗队,时刻都在准备着行李物资,早就整理好一切!直到接到准备出发的命令,说实话,头天回家的路上,我都是有点懵懵的,其实准备得已经很充分了,但又似乎有很多需要准备的,简短的和家里人说了一下,都很支持。

微信图片_20200426164835.jpg

杨雪大女儿给她和同事们的画

和大女儿聊了一下,马上要小升初的她,不知道能不能如期举行毕业典礼,小女儿幼儿园中班,画了画说她爱我,长大要做外科医生,问我能不能不去,眼里还有着泪花,我说不能,妈妈要给小朋友去治病,等小朋友病好了,妈妈就能回来了,这样也就有小朋友和你玩儿了。其实,她们可能根本不知道我要去干什么,也不知道这场倾全国,甚至全世界之力抗击的疫情,有多么地惊心动魄!那就让他们继续快乐着,继续享受不用上学,没有课外班的悠长假期吧。

晚上没有睡好,脑子里全是事儿,各种各样的,老公送我的路上,快速的交代了一些关于孩子各种联系老师或者学校或者网课的信息,匆匆告别。

简短的出征仪式后,我们第1队先行5人踏上征途,办完入住立刻就投入到紧张的培训中。培训大厅放眼望去,队伍浩浩荡荡,市属医院的医护兄弟姐妹们汇聚在这里,眼眶竟然有些湿润,疫情以来太多感人的瞬间,感动的时刻,甚至心疼的画面,可当我也置身其中才发现,这一切远比镜头中来的震撼!

下午,我们1-4的护理人员进入到病区,因为没有开始收治,所以我们还可以进入病房进行实地考察。到达指定地点后,护士长及几位新来的兄弟姐妹已经把病房布置的差不多了。虽然还有个别不完善的地方,但好在大家齐心合力。因为我们必须在很短的时间熟悉这里的一切,护士站,更衣室,红区,绿区,清洁区,污染区,哪里能进,哪里不能。物资,装备,“病人”哦,不对,我们这里管他们叫“客人”,旅客先生,女士,叔叔,阿姨,欢迎他们回家。

晚上本来进行考核的我们,突然接到护士长通知,病区需要马上收治客人,需要临时抽调人员返岗,我立马报了名,匆匆回驻地拿了鞋,剩下的好像也不知拿什么,就坐上了大巴车,心里既紧张又有点小兴奋,到了医院我们先召开了紧急动员会,准备马上投入战斗,接收从机场回家的客人。

微信图片_20200426164853.jpg

工作中的杨雪

再走一遍流程,再确认一下设备,再检查一遍物品,尽量做到万无一失。凌晨我们迎来了第1位客人,看得出来,他非常紧张,从120接到客人,安置好,做完简单的宣教,做完生命体征检测之后就已经很晚了,先让客人休息。接下来就是我们要录入客人信息,发给住院,给客人办理手续,而客人也可以根据屋里的二维码进行点餐等服务。

凌晨5:00我们又迎来几位客人。我们举着“欢迎回家”的牌子迎接。当他们从急救车上下来看见我们的一瞬间,我感觉得到他们之前绷紧的神经一下子就放松了,如释重负。

论年龄我比他们大,看到他们我就像看到自己的弟弟妹妹,虽然他们看不见我的脸,但我始终都是微笑的,而他们的一声声“谢谢”,“感谢”,“你们也辛苦了”,也让我也倍受感动。他们给我的感觉都是温和,谦逊,有礼貌,十分配合,沟通起来也非常的顺畅,一切都非常顺利。

早上6:00,一个班次结束,在缓冲间小心翼翼且严格的按照流程脱下防护装备后,我立马就做了几个大幅度的全身伸展运动,因为在病区穿着防护服不能快走,走路要高抬脚,防止鞋套破损,各项操作都要非常的慢,以防止防护服的破损,甚至连呼吸都要慢下来,到最后其实我的鼻子已经完全堵塞,全部都靠嘴来呼吸。

在手术室工作多年的我,虽然没有在病房干过,但工作中和其他兄弟医院的同仁合作的非常愉快,也非常的顺畅,而且,扛饿扛渴不上厕所,这个则是我们手术室护士的先天优势哦。

微信图片_20200426164857.jpg

杨雪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杂物包

回到驻地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心里还是十分兴奋的,作为医务工作者能够进入一线,是我们的使命与职责。也谈不上多么的伟大,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而作为一名北京的医务工作者,守住北京的这道防线,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新党员,此时更加深深的体会到入党,不再是交一份申请书,写几份思想汇报,“党员”两个字不仅仅是胸前多出的那一枚党徽,更是肩上的担当,心中的责任。

随着工作流程的不断完善,我相信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的顺畅。虽然不知道我们还要工作多久,但我相信,我们在这儿的兄弟姐妹们都会以饱满的热情来迎接我们所面临的挑战。等到春暖花开,我们一起相拥。

北京儿童医院支援小汤山定点医院医疗队队员、手术室护士长 杨雪


上一篇: 【抗击疫情 儿医使命】张洁抗“疫”记:心为他们牵动,也被他们感动

下一篇: 【抗击疫情 儿医使命】杨海明战“疫”有感:在小汤山,真的没怕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