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医院新闻 >媒体关注 > 正文

北京儿童医院的“逗笑疗法”
2014-05-13 13:33:47 浏览次数:

“只要小丑叔叔在,就觉得哪儿哪儿都不疼了”,在北京儿童医院内科病房,刚刚看完小丑表演的患儿咧着嘴这样回答病房的护士。

笑能治病。对于身受疾病困扰的患儿来说,住院期间又不得不与家人分离,更需要欢笑来辅助治疗、调剂心情。为此,北京儿童医院推出了多项打造人性化就医环境的措施,将“逗笑疗法”渗透到日常的医疗行为之中。

小丑表演,演了十几年。

描眼、勾唇、画腮红,换装、戴帽、准备道具。一扭脸儿的功夫,老爷爷瞬间变身“小丑叔叔”,出现在了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面前。红头鼻子,高尖帽子,再加上那套肥大鲜艳的小丑装,顿时就让病房的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起来。

“十一年了,每个周三的下午,我都准时来给孩子们表演魔术”。说话的“小丑叔叔”来自德国一家社会公益组织,他用形态各异的气球和魔术咒语“阿斯巴拉轰”笼络了一批又一批出入院患儿的心。

“有的孩子病程长,频繁住院,知道周三有小丑表演,也特别爱看,甚至求着爸爸妈妈为此晚一天办理出院”。北京儿童医院内科综合一病房护士长白志媛说,为了满足孩子们观看表演的需求,很多病房还特意订做了一张防止磕碰的大圆桌,购买了十几把圆凳椅,只要“小丑叔叔”来,就把孩子们召集到一起,“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也不一定有这样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乐的机会,所以都特别愿意参加。”

病房外,隔窗而望的家长看见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欢乐的笑脸,也绽开了笑容。“生病的孩子,最难的就是逗他开心”,这位来自陕西的父亲感叹道,他的儿子患病时间长,不爱说话,更少微笑,总是动不动就抹眼泪。

“逗笑疗法”,其实很有技巧。

与普通小丑不同的是,医院请来的小丑都受过专门的培训,了解病人的需求,知道如何与他们沟通。

“生病的孩子大多不爱说话,你得想办法调动起他们的情绪”,有经验的“小丑叔叔”既会魔术,也会出题,还会扎气球,把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气球当成奖品,答对的奖励一个,因为他聪明,答错的也要奖励一个,因为他积极。积极的奖励一个,不积极的更要奖励一个,因为孩子们最喜欢被夸奖,你越鼓励他们就越主动。 “小丑叔叔”感叹:“干我们这项工作,必须得要有五心——童心、爱心、善心、细心和关心!

如何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不同个性的孩子推出各自适宜的“逗笑疗法”,北京儿童医院有不少规定,也有很多经验。

“比如一些外科病人,伤口还很脆弱,你把人逗得哈哈大笑,蹦蹦跳跳,一不留神,坏事了,给人造成了二次损伤,这肯定就不行了;再比如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孩子,或者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就不适宜参加类似小丑表演这样群体性的活动”,医护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除了小丑表演,北京儿童医院也常常请来义工教住院患儿英语、叠纸、画画等,并组织患儿表演节目,举办各种才艺比赛,为他们准备小奖品。病房里,还特别开设了“图书角”,在治疗的间隙,护士们会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书看报讲故事,这些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故事书都是护士们自发捐献的。每逢 “六一”儿童节,每个病房都会布置得像儿童乐园一样。医院还倡导“亲亲孩子小脚丫”,号召医护工作者把患儿当作自己的孩子,给予真诚的爱护。

这些人性化的“逗笑”措施改变了孩子和家长们心中“住院就是吃药、打针、输液”的可怕印象,让他们感到,在北京儿童医院的病房也可以像在幼儿园一样,和小朋友开心地玩,和护士阿姨们大声地笑。

上一篇: 是否宝宝的出生体重越大越好?

下一篇: 爱耳日:走出四大误区,挽救孩子听力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