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援藏医生成功实施西藏地区首例儿童气管镜取异物手术
2015-09-11 18:02:06 来源:党办 浏览次数:
9月9日,北京儿童医院援藏医生杨海明成功为2岁藏族女孩儿取出气管异物,这是西藏地区首例儿童气管镜取异物手术。
8月19日,杨海明作为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一员赴西藏拉萨市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入藏半个月后,杨海明接诊了这个女孩儿。当时她咳嗽喘息非常严重,在当地县医院治疗半个月无好转,转到拉萨市人民医院。杨海明根据患儿临床特点及胸片,怀疑是异物吸入,再仔细追问病史,家属回忆在咳喘发作前曾看见孩子手中握有瓜子。杨海明立即为孩子做了胸部CT及气道重建,发现左侧气管异物堵塞,并且位置较深,硬支镜无法取出,必须经支气管镜取出。这种手术在北京儿童医院只是一个普通的手术,但是在西藏,却让杨海明犯了难。
原来,拉萨市人民医院仅有一台成人型气管镜,而且已经有21年历史了,根本无法再用于临床。当杨海明把孩子的病情和治疗困难向孩子家属交待时,魁梧的藏族父亲紧握着杨海明的手,俯下身来把额头紧贴在杨海明的手掌上,久久不愿放手,抬头时脸上已经流满泪水。尽管语言不通,但藏族兄弟那份深沉的信任,深深地触动了杨海明的心,他决心一定要用自己所长为孩子解除病痛。他把遇到的困难向北京援藏医疗队领队、拉萨市人民医院于亚滨院长汇报后,于院长立即多方联系,了解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有一台捐献的气管镜,但之前从未开展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经协调,医院将患儿转至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由杨海明去该院完成手术。
到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杨海明发现仅有的一台气管镜已搁置很久未用,没有工作站无法采集图像,没有可以配合的气管镜护士,甚至没有取异物最基本的工具。经多方联系后,厂家寄来了钳取异物的设备。尽管杨海明擅长气管镜手术,但是用气管镜取异物需要团队协作,在西藏,没有助手,陌生的设备,他还是不免有些紧张。他连夜向北京儿童医院党委领导、科室主任和导师汇报情况,大家对他进行了鼓励并详细叮嘱了术中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调整好心态等。
9月9日上午,宣武医院和地坛医院消化科的两位援藏医生在得知消息后,主动请缨配合杨海明做手术。杨海明向两位医生详细交待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模拟演练两次后,手术正式开始。当气管镜端抵达左主支气管时,发现一粒完整的瓜子随孩子呼吸不断移动,由于在气管内长时间浸泡,体积很大,而儿童活检钳较小,前两次钳夹均滑脱。大家稳定情绪,互相鼓励,终于在第三次夹住了异物一侧!这时,杨海明屏住呼吸,和助手配合将气管镜和活检钳一起慢慢退出气道,移出了鼻腔。一粒完整的瓜子呈现在大家眼前!那一刻,周围参观的十余名医护人员鼓掌相庆。
走出操作室,杨海明把瓜子交给患儿家属看。患儿祖母、父母、叔叔等亲人热泪盈眶,将援藏医生围成一团。孩子父亲两次跪谢,被杨海明使劲扶起后,这位藏族汉子抱住杨海明痛哭不止,在场的医护人员眼角也湿润了。
杨海明在孩子病情平稳后离开了自治区人民医院。当接他们的汽车启动时,孩子全家在路边等候,不断向他们鞠躬挥手告别。汽车开出很远,杨海明再次回头时,看见家属还站在那儿不停地向他们挥手告别。他暗下决心,要利用这一年援藏时间,把气管镜技术永远地留在西藏,造福当地患儿。
党办
上一篇: 北京儿童医院召开2015年秋季职工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