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筑牢儿童心理健康防线 精神科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公益直播与义诊
2025-10-23 17:16:41 来源:精神科 浏览次数:

今年10月10日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恰逢我国“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开局之年,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积极响应号召,于当日同步开展“童心解码:儿童心理问题的信号与应对”公益直播与“世界精神卫生日义诊”两大活动,通过线上科普答疑与线下专业诊疗相结合的方式,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让优质心理服务触达更多家庭。

公益直播:专家讲解深入浅出 聚焦家长核心困惑

公益直播由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汤欣舟医生、孙秉玺医生联袂主讲。两位医生结合丰富临床经验,围绕家长关注的高频心理行为问题展开深入解答,用通俗语言拆解专业知识,精准回应家庭育儿困惑。

图片24.jpg

直播伊始,汤欣舟医生便强调,科学认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关键,早期识别与规范干预能为孩子健康成长筑牢防线。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抽动障碍能否停药”,她明确指出,停药需综合评估病程、症状控制情况及复发风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严禁自行调整用药。面对“症状轻重与治疗选择”的纠结,孙秉玺医生提醒家长,要谨慎筛选信息来源,避免因过度焦虑加重孩子心理负担,建议更关注孩子整体生活、学习功能,而非单一症状的起伏。

对于“抽动症状为何在校加重”的疑问,汤欣舟医生解释,这与孩子在校期间的压力水平密切相关,呼吁家长与学校相互理解。她表示,此类症状是身体的自然反应,并非孩子主观故意为之。谈及青春期亲子冲突,孙秉玺医生给出核心建议:父母需从“控制型”转向 “理解型”,通过接纳孩子的情绪、建立有效沟通,构建健康的家庭互动模式。

针对儿童注意力不集中问题,两位医生共同强调,既要正视孩子遇到的困难,也不可轻易贴“问题标签”,需通过专业评估后制定综合干预方案。就“药物副作用与依赖性”的担忧,汤欣舟医生表示,规范使用的治疗药物副作用可控,且不会产生依赖性,科学用药是帮助孩子恢复社会功能的重要手段。而“多动症是否必须用药”,则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对孩子学习生活的影响程度,进行个体化决策。

直播持续一小时,吸引大量家长在线观看互动。评论区里,家长们纷纷留言“终于听懂了”“原来可以这样理解孩子”“谢谢医生的实用建议”等。通过专家条分缕析的解答,家长们对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有了更理性、清晰的认知,不仅获得了家庭护理与就医指导,内心的焦虑感也得到有效缓解。直播尾声,两位医生共同呼吁:“精神心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误解与忽视。每一个孩子都有被理解和支持的权利。”

门诊义诊:专家面对面诊疗,让专业服务贴近家庭

10日上午,精神科在医院北楼一层门诊区同步举办世界精神卫生日义诊活动。精神科多位专家团队以专业严谨的态度、温暖耐心的服务,接待了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患儿及家长,将“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主题落到实处。

图片25.jpg

义诊现场,专家们为患儿提供了专业的心理评估、个性化健康咨询及心理健康宣教服务:通过细致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指导家长识别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信号;针对不同孩子的情况,专家们还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从家庭护理技巧到就医指导,全方位解答家长困惑。

此次世界精神卫生日的直播与义诊活动,是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践行公益初心的生动实践。两项活动不仅精准解答了众多家庭的育儿困惑,更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未来,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将继续以“守护儿童心理健康” 为己任,携手多方力量,持续开展系列科普讲座、家长课堂及义诊活动,推动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早期识别与规范诊疗,让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防线。

精神科

下一篇: 王焕民团队荣获2025年度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