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爱与希望跨越生命之门: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患儿
2025-06-10 17:25:10 来源:心脏超声科 心脏内科 浏览次数:

在生命最初绽放的时刻,总有一些勇敢的小天使需要穿越荆棘才能拥抱阳光。近日,一则暖心的医疗故事在北京儿童医院上演。一名胎龄期即被确诊为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的患儿,在心脏超声科与心脏内科的接力守护下,经精准微创治疗重获健康,家长携康复的宝宝将“医者仁心爱无疆 工作敬业为患者”“妙手回春除心疾 德医双馨佑健康”的锦旗分别送到北京儿童医院心脏超声科与心脏内科,向挽救孩子生命的医护团队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图片40.jpg

胎音里的守护:超声探头点亮生命曙光

去年孕期,小屿妈妈在产检中得知腹中胎儿患有肺动脉瓣狭窄。这一消息如乌云笼罩着这个家庭,但心脏超声科马宁主任团队用专业与温情驱散了阴霾。通过连续多月的胎儿超声心动图追踪,团队精准评估了瓣膜狭窄程度、右心室发育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用一组组详实数据为临床决策筑起科学基石。鼓励着家属们去迎接这个崭新的小生命。

生命接力的温度:多学科筑起守护长城

面对这个“珍贵儿”,我院迅速启动胎儿医学多学科会诊机制。心脏超声科新生儿中心、心脏内科专家联合制定全周期方案。自小屿出生后,心脏超声科持续进行监测,发现其右心室压力持续升高,狭窄程度已达中度。心脏内科团队当机立断,决定在患儿7月龄时实施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

针尖上的舞蹈:毫米之间重塑生命通道

手术当日,心脏内科负责人肖艳艳团队将导管精准送达肺动脉瓣口,随着球囊缓缓充盈,原本飙升的肺动脉压力值开始回落。术后超声显示,跨瓣压差从68mmHg降至22mmHg,意味着小屿终于获得了新生。

锦旗背后的医者情怀

6月3日,术后一个多月的小屿已经长得小脸圆嘟嘟的,像棵茁壮的小树苗!看着小屿家人们开心的笑容,医务人员内心倍感欣慰。心脏超声科联合多学科诊疗模式在此次救治中发挥关键作用。肖艳艳主任表示:“心脏超声就像医生的眼睛,为精准介入提供导航。”马宁主任则强调:“心脏超声和手术医生的密切协作是治愈每一个先心病孩子的关键。”

这例成功救治不仅彰显了北京儿童医院在胎儿心脏病诊疗领域的领先水平,更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从产前诊断到生后救治,从技术创新到人文关怀,医院多学科合作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心”生之路。

心脏超声科 心脏内科

上一篇: 北京儿童医院推动区域遗尿门诊建设与规范诊疗——“遗尿规范化诊疗大咖行”在京举办,我院获颁“定…

下一篇: 京渭联动守护健康 党建引领公益赋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