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轴文脉,传承古都风华——教育党总支联合勤和雅苑组织《我与中轴线同行》活动
2025-05-26 15:36:47 来源:教育党总支 浏览次数:
为丰富儿医学子的课余生活,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5月21日下午,北京儿童医院教育党总支携手勤和雅苑物业管理方共同举办了“我与中轴线同行”活动。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鼓楼人艺的创始人方喆作为讲解导师,引领学生们逐一参观了鼓楼、钟楼、万宁桥、白米斜街、米粮库、地安门雁翅楼等中轴线北段的关键地标。学生们通过步行丈量历史,用心感受文化,深刻体会到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深度和文化魅力。
“北京中轴线”从永定门延伸至钟鼓楼,贯穿北京老城区南北,全长7.7公里的中轴线不仅是古都北京的中心象征,也是现存世界上最长的城市中轴线。“鼓声震天,钟声宣告盛世”,本次活动以鼓楼为起点,以“时间之轴”为脉络,方喆老师将中轴线的历史沿革缓缓铺陈。从元大都时期的“左祖右社”城市规划智慧,到明清两代“中轴线突出、两翼对称”的礼仪布局,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中轴线的北延南展,他以生动的叙述串联起700多年的都市演变。
站在鼓楼之巅,众人远眺北京城的脊梁,领略“都”的中正与庄严,同时也能体会到“城”的活力与不息;观赏击鼓表演,感受“击鼓催征稳驭舟,文明薪火照千秋”的龙腾盛世文化共鸣。
行至钟楼,方喆老师结合巨型铜钟的历史,讲述钟楼作为古代报时中心的建筑智慧与职能演变。同学们驻足于明代铜钟复原模型前,体悟“晨钟暮鼓传时序,匠心独运铸永恒”的时空对话。
步入万宁桥,师生们凝视桥栏上的镇水兽雕刻,聆听元代漕运枢纽的兴衰故事。站在万宁桥上眺望景山,大家仿佛突然读懂了梁思成先生“中轴线是古都脊梁”的深意——它不仅是物理轴线,更是文明轴线。
最后一站来到地安门雁翅楼中华书店,大家在古色古香的书架间穿梭,翻阅与中轴线相关的古籍和地图。方喆老师深入解析了雁翅楼在近代历史中的文化角色,并指导同学们通过阅读中轴线相关的书籍,重建中轴线建筑群的空间布局及其象征意义。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本次活动以北京中轴线为纽带,将历史、建筑与人文的丰富维度紧密相连,生动展现了“一脉相承古今,轴线贯穿天地”的深厚文化内涵。活动不仅加深了儿医青年学子对中轴线历史价值的全面理解,还激发了他们探索传统、创新表达的激情,增强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为文化传承事业注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活力。
教育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