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神经肌肉病学术交流活动在北京儿童医院成功举办
2025-03-31 18:04:53 来源:神经外科 浏览次数:
3月28日,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迎来重要学术交流活动,亚洲-大洋洲肌病中心主席、日本国立精神·神经病学中心(NCNP)国家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肌肉研究部主任Ichizo Nishino教授应邀来访,与国内专家共同开展学术研讨及疑难病例会诊。此次活动汇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朝霞教授、副主任张巍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通过专题讲座、病理研讨、病例分析等多维度交流,为提升儿童神经肌肉病诊疗水平注入新动能。
学术讲座环节,Nishino教授以“儿童神经肌肉疾病的病理诊断基础”为题,系统阐释肌肉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要点。通过典型病例的病理切片动态演示,深入剖析疾病特征与诊断逻辑。与会医师就临床疑难问题与教授展开深度对话,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疑难病例会诊环节,中日专家团队联合攻关多个复杂病例。首个病例为辗转多院未确诊的5岁进行性吞咽困难、肢体无力患儿,熊晖教授团队联合Nishino教授、王朝霞教授团队,通过详细体格检查及肌肉病理讨论,为患儿明确了临床诊断。患儿家属特意赠送锦旗,致谢北京儿童医院熊晖教授团队的敬业及探索精神。
张巍教授分享的11岁进行性肌无力病例引发关注。该患者经历多种治疗未获改善,经肌肉活检病理分析发现特征性肌纤维坏死及炎性浸润模式,为后续治疗指明方向。北京儿童医院葛琳医师展示的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病例,凸显三代测序技术与病理诊断的协同效应。Nishino教授特别指出,该案例展现的临床思维与前沿技术融合,为精准医疗提供优秀范本。病理讨论环节中,傅晓娜医师与崔丽雅博士针对临床积累的疑难问题现场求教。Nishino教授通过精细阅片,不仅给出诊断建议,更深入阐释病理现象背后的分子机制,令在场医师受益匪浅。
作为国内儿童肌肉病理诊断领域的先行者,北京儿童医院自1994年吕俊兰教授开启病理研究,历经2005年临床检测项目启动、2023年方方教授建立病理科联合阅片机制等重要节点。2024年在熊晖教授推动下,神经内科联合普外科黄柳明、韩金宝手术团队,病理科姚兴凤、康雪敬技术团队,构建起覆盖全院的多学科肌肉病理诊断体系。通过每月定期联合病理科、风湿科、免疫科等多学科阅片,已成功诊断包括肌营养不良、炎症性肌病、神经内神经束膜瘤、脂质沉积性肌病、青少年ALS、Lewis-sumner综合征等在内的多种罕见病。
熊晖教授表示,此次国际交流显著提升了团队对复杂病例的诊疗能力,未来将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在院领导和兄弟科室的支持下协同多科室构建更完善的肌肉病理诊断平台,为全国患儿提供优质诊疗服务。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