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发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行业引领作用 倪鑫教授团队发布两项指南
2024-12-20 15:37:34 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浏览次数:

近日,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倪鑫教授团队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发布《儿童助听器验配临床实践指南(2024)》和《中国幼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充分发挥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行业引领作用。

图片41.jpg

《儿童助听器验配临床实践指南(2024)》是我国第一部儿童助听器验配临床实践指南,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小儿学组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共同发起,在引入系统性、规范性儿童听力学诊断和干预新理念、新技术的基础上,兼顾我国听力损失儿童发育特点和个性化需求,细化儿童助听器验配原则,突出基于测试组合的儿童听力学评估、验配、验证和规律随访等关键环节,并针对听神经病、暂时性听力损失儿童能等临床验配难题制定具体验配方案。该指南全文2.5万字,在传统指南基础上,充分融合数字资源,将助听器验配、验证步骤、适用于儿童听觉言语识别能力层级化评估的标准素材,以及特殊病例验配等内容以二维码链接形式提供,为临床验配实践提供可行指导。该指南起草过程中组织多轮全国听力学、耳科学领域专家论证,凝聚专家力量和助听器验配领域新技术进展,最终形成我国首部儿童助听器验配的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由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刘海红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陈雪清教授执笔,李颖、金欣作为学术秘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马秀岚教授和倪鑫教授为通讯作者。

图片43.jpg

《中国幼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小儿学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共同发起,由北京儿童医院临床病学与循证医学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与方法学指导。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杰教授和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王军执笔,倪鑫教授作为通讯作者。该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基于临床实践指南构建方法学,符合国际相关标准进行制订。2022年9月,指南工作组成立,下设指南指导委员会、指南制订工作组、指南秘书组和指南外部评审小组。历时1年半,制订过程中,共召开2次讨论会,通过临床问题筛选,证据检索、合成与评价,指南起草、讨论和修改,最终于今年8月完成出版。该指南全文1.7万字,参考文献172篇,提出12个临床诊断和治疗问题,形成24条推荐意见,以期指导和规范幼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患者的临床诊疗实践。幼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是一种由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6/11引发的儿童常见呼吸道良性肿瘤,具有高复发性,严重者可能导致气道阻塞,甚至危及生命。该指南针对该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标准、分级分期、治疗时机及手术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强调规范的软性咽喉内镜检查与手术干预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手术器械选择与术后随访等实践建议。该指南的发布不仅填补了国内外JORRP诊疗标准的空白,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系统的循证医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儿童患者的诊治效果,减轻疾病带来的负担。

未来,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将对上述两部指南开展解读,推动上述专业领域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提升精准化和同质化干预水平。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一篇: 北京儿童医院率先斩获2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下一篇: 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莉鑫一行来院调研儿科医学院文化建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