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 正文

说话晚要查听力、招风耳是畸形、耳前小孔不能抠……
关于耳朵的12个真相
作者:马宁 张晓 张杰 2023-03-01 15:56:27 浏览次数:

33日是全国爱耳日,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当我们听说自如时,很难感受到耳朵的存在然而,世卫组织估计,到2050年,将近25亿人将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至少7亿人将需要康复服务在儿童中,60%的听力损失是可以预防的。宝爸宝妈们,带上好奇的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下,大功臣耳朵隐藏的秘密吧!

1. 过了新生儿听筛,大了也可能听力受损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出生时新生儿听力筛查正常,就不会再有听力问题了。其实,有不少孩子出生时听力正常,在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因素、耳部感染、病毒感染、噪音暴露等引起听力损伤,也叫“迟发性听力损伤”。“迟发性听力损伤”具有较强的隐匿性,尤其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幼儿,家长更不易发现,往往导致孩子未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因此,即便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那些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比如NICU住院超过5天、家族史、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克等)的孩子,建议每6个月一次定期做听力跟踪随访,3周岁;无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孩子,建议每年一次社区听力随访。

 

2. 这些症状提示听力有问题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相关专业就诊:1)语言发育迟缓,说话晚,落后于同龄孩子;2)说话不清晰,咬字不准;3)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声音没有反应,会说话的宝宝突然不说话了,或者交流中容易听错,反复问话;4)不明原因的学习成绩下降,也可能跟听力有关。

我们可以简单测试下听力:如在孩子耳边揉捏手指,询问他能否听见对于单侧听力下降往往更不易被发现,家长可以捂住孩子一侧耳朵,在另一侧耳边通过听手表滴答声、戴耳机听声音等进行测试,再用同样方法测试另一侧耳朵,对比两只耳朵的听力情况,或者与家人进行对比。

 

3. 长期戴耳机更伤孩子听力

由于儿童听力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戴耳机音量太大、时间太久都会损伤听力,带来的伤害比成人更大,且具有很强的隐匿性,结果常常不可逆。戴耳机应遵循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不超过60分贝,特别是在睡觉时一定要取下耳机

生活中,更要有意识地避免让孩子处于噪音环境中,少带孩子去KTV、演唱会等噪音过大的场所。突然出现噪声时,可以让孩子用手堵住耳朵,张大嘴巴。

 

4. 耳朵前“小孔”千万别抠

有些宝宝出生时,耳朵前会自带一个“小孔”,在有些地方被称为“富贵仓”,这种“小孔”在医学上叫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小孔,但隐藏在皮肤下面的是弯弯曲曲的“管道”,容易发生感染。

平时保持局部清洁就可以,家长千万不要经常挤压小孔如果没有明显红肿、疼痛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如果局部进入不洁物如脏水、灰尘,容易诱发感染,导致皮肤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流出,经常有白渣样分泌物排出时,需及时就医。如果耳前瘘管经常发炎,建议手术治疗,彻底切除耳前瘘管及其分支,可实现治愈。需要提醒的是,耳前瘘管患儿发生永久性听力受损的风险比一般人高,家长一定要做好听力筛查和定期检查。

 

5. 招风耳其实是种畸形

招风耳常被老百姓认为是可爱、有福气的象征,不过从医学上看,它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耳廓畸形,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正常人耳廓上端与头颅之间距离不超过2厘米,耳廓与头颅间夹角为30°如果夹角扩大约成90°,就属于招风耳了。宝宝出生后发现招风耳,生后7天左右可以开始佩戴矫正器,最佳矫正时间是出生后6周内,越早矫正成功率越高,错过无创矫正期,若想治疗可考虑择期手术。一般来说,招风耳不影响听力,可能孩子的面部美观、心理发育眼镜口罩佩戴等有一定影响。

 

6. 耳屎不脏,一般不用掏

很多小朋友好奇,耳屎是怎么来的?这主要是因为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一个叫“耵聍腺”的组织,它会分泌淡黄色粘稠物——耵聍,也就是俗称的耳屎。干性耵聍、油性耵聍都不是脏东西,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黏附外来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排出,不需特意去掏。

如果耵聍逐渐增大凝聚成团或遇水膨胀可能阻塞外耳道可使听力减退骤降,及时到耳鼻喉就诊,由医生取出耵聍,不要自行掏取,很容易损伤耳道及鼓膜,反而引发大问题。

 

7. 耳朵进水试试单脚跳和咀嚼

耳朵进水后,可以尝试以下三种方法:1)单脚跳:将头偏向进水一侧的耳朵,用手指轻轻提拉耳廓、按压耳屏,使外耳道形成一条直道,然后单脚跳,尝试将水排出。2)棉签吸水:耳朵进水了可以使用棉签将水吸出,要注意儿童外耳道长度约2—2.5厘米,棉签的白色棉花端部分伸入耳道即可,注意力度要轻柔3)咀嚼:咀嚼时,可以制造口腔与耳朵之间的内外气压差,使耳朵中产生气流以及压迫,较好地帮助耳朵中的水排出。

如果耳朵进水后一直没有好转,出现耳朵内疼痛、眩晕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预防耳道感染发炎。洗头洗澡、游泳等时,可佩戴耳塞、耳帽调整好游泳的姿势、控制好游泳的速度等预防耳朵进水。

8. 老挠耳朵可能是这些原因

宝宝老挠耳朵的原因很多,可能与一些耳部疾病有关,如外耳道湿疹、中耳炎,耳内异物或耵聍较多等,也可能仅仅是小宝宝对身体好奇,挠耳朵玩儿。此外,长牙时,乳牙的萌出会刺激到牙龈神经和周围的组织,不舒服的感觉可能从牙龈传到耳部,宝宝也会不停地揉搓自己的耳朵。如果挠耳朵时,宝宝表情轻松那说明耳朵没有不舒服;如果表情难受总哭闹、频繁挠耳朵,或耳内有渗出,建议及时就诊


9.儿童也会得耳石症

儿童耳石症也称为儿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率比成人低,但在门诊中并不少见。通常表现为与体位相关的突然发作的眩晕,比如左右翻身、坐起、躺下时,突然感觉眼前的东西在转或脑子里有东西在转,这种眩晕持续时间较短,通常数十秒至数分钟。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到医院做前庭功能检查、变位试验等进行确诊,并可进行复位治疗。

 

10.有些听力损伤可以逆转

听力损伤是否可逆,与损伤类型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耵聍栓塞、中耳炎、外伤性鼓膜穿孔等造成的听力受损,绝大多数通过及时治疗可以恢复爆震性或突发性耳聋,听力损伤程度较轻或治疗及时部分人听力可以恢复但损伤重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患儿,恢复难度增大;神经或听力中枢损伤造成的听力下降,也很难恢复。出现听力损伤后,应在专科医生帮助下,按情况及时进行药物治疗、佩戴助听器或其他听力干预手段

 

11.耳聋遗传性因素大

在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位患有先天性耳聋,其中60%以上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对于遗传性耳聋,重点在于预防和早发现、早治疗。有明确耳聋家族史或病史的宝爸宝妈,怀孕期间要对胎儿做产前检查,如果发现孩子携带了耳聋相关基因,尽早做出相应择决。新生儿出生后要做好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的筛查和诊断,一旦发现宝宝有听力问题尽早干预、积极治疗。

 

12.戴助听器好比近视戴眼镜

事实上,听力损伤的人佩戴助听器能“让我们听得见”,和近视佩戴眼镜能“让我们看得清”是一样的道理。听力下降会严重影响生活,佩戴助听器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能不能摘”不是因为助听器对我们产生了坏处,而是因为我们需要。

 

 

看完这12个真相,想必宝爸宝妈们对耳朵有了更多新认识。接下来,一起来了解经常与耳朵打交道的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吧!

 

技术国内领军、国际前沿

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建科近50年,是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小儿学组组长单位获批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技术力量雄厚、诊疗体系完备、科研项目紧跟前沿,并持续着力开拓新技、新项目,注重医教研协同发展,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军、国际前沿的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核心团队。目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重点实验室共同承担科研项目35项,专利18项。在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国排名第11名。专业设置分为耳科、鼻科、咽喉科、头颈外科。年门诊量约20万人次,病房年手术量3500余例。

 

获批多个听力“定点单位”

北京儿童医院已成立儿童听力诊疗中心、人工耳蜗中心。是首批北京市0-6岁儿童听力筛查诊断中心、北京市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定点单位、北京市听力残疾评估诊断定点单位,北京人工耳蜗植入定点单位,可开展各项听力检测、评估检查以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及术后调试、助听器验配等工作

 

开展儿童特色及难度手术

在常规手术基础上,医院耳科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儿童特色及一定难度的手术项目,如各种外中耳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术、内镜辅助第一鳃裂畸形切除术、开放/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听骨连重建术、面神经减压术、外耳道狭窄/闭锁成型术、内镜下脑脊液耳漏修补术等。

 

人工耳蜗植入术超1000例次

2012年开展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术以来,至今已累计开展1000余例次。其中,患儿畸形耳蜗植入率近1/3,小于1岁儿童占比25.4%,最小患儿仅5个半月,术后均获得较好预后。人工耳蜗团队坚持注重“儿童特色”,在常规听力及影像学评估基础上,还为患儿完成智力、生长发育及全身基础状况评估,术后进行规范管理,提供规律的开机调试、语言康复等全流程服务。

 

儿童眩晕诊治经验丰富

2011年,在全国儿科系统最早开设眩晕门诊并开展全面儿童前庭功能检查目前年诊疗约3000次,对儿童前庭疾病的诊断、检查、整体评估及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儿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及儿童突发性耳聋方面,建立了完善的诊疗体系。

 

作者: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马宁、主治医师张晓

审核: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张杰 


相关医生:
  • 张杰

  • 马宁

  • 相关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一篇: 警惕!孩子也会得甲状腺结节,恶性率比成人更高

    下一篇: 如果儿童感染了,父母该怎么做好居家治疗?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