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张蕊、张晴、尉莉和段彦龙团队证明芦可替尼可用于治疗儿童HAVCR2突变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2023-07-20 14:54:13 来源:血液疾病研究室 浏览次数:

近期,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张蕊、张晴、尉莉段彦龙教授团队在《英国血液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HEMATOLOGY, IF=6.5)发表了题为 “Efficacy of ruxolitinib for HAVCR2 mutation-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and panniculitis manifestations in children”的文章,证明芦可替尼在儿童HAVCR2突变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和脂膜炎中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是一种以严重的全身性炎症为特征的综合征,临床上多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并伴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症状的发生,死亡率高。基因缺陷或家族遗传往往是原发性(遗传性)HLH发生的重要原因。目前原发性HLH的诊疗仍主要参照国际组织细胞协会制定的HLH-2004方案,其治疗仍分为初始(1-8周)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续治疗,初始治疗时即合并应用环孢素A、依托泊苷和地塞米松。

HAVCR2基因编码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3(TIM-3),该基因突变可以导致持续的免疫激活和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该基因的纯合突变往往导致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CL)或皮下脂膜炎样病变,且多合并HLH,SPTCL的治疗目前主要靠高强度的化疗,化疗相关副反应重。

本研究共纳入6例病例,诊断为SPTCL或脂膜炎,中位发病年龄10.5岁(0.8-12.4岁),均携带HAVCR2 (p.Y82C) 纯合突变;5例出现皮损(皮下结节/斑块和/或溃疡),并发生HLH。患儿常规应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联合化疗和免疫抑制剂,如羟氯喹、环孢素A(CsA)、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托珠单抗,效果不佳且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

芦可替尼(Ruxolitinib)是一种选择性激酶抑制剂,其主要靶点是Janus相关激酶( Janus associate kinases,JAKs),它可以通过阻断 JAK -STAT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从而抑制炎症反应。芦可替尼已被FDA批准用于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上述6例患儿由于化疗效果不佳,应用芦可替尼单药或联合激素治疗,使疾病迅速缓解并长期维持。上述结果提示,HAVCR2基因突变有可能作为原发HLH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纳入遗传突变筛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证据;更重要的是,对于携带HAVCR2基因突变的SPTCL合并HLH患儿,芦可替尼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避免大剂量化疗带来的毒副反应,是这类患者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为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根治这类疾病创造条件。

血液疾病研究室

上一篇: 北京儿童医院报告国内首例Curry-Jones综合征

下一篇: 爸妈放心去上班,宝贝快乐来托管 ——北京儿童医院暑期职工子女托管开班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