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大如球包块完全消失!
国内首例微波消融综合治疗淋巴管畸形患儿痊愈
2023-07-12 10:24:40 来源:超声科 浏览次数:

“感恩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是你们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我们这次带孩子来复诊,除了感谢,还想让孩子记住曾经救治过他的医生。”近日,在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总院长倪鑫的门诊,小童童(化名)的母亲流着泪说道。

5年前,小童童仅2个月大,被确诊为淋巴管畸形合并出血,颈部包块大如球,呼吸困难,生命危在旦夕。此前,此类危重型低龄幼儿淋巴管畸形患儿难救治成功。经多学科会诊,倪鑫院长创新性地提出,采用经皮微波消融的微创方式救治小童童,并带领多学科团队为小童童制定个性化救治方案。

微波消融术由超声科副主任石文媛顺利完成。此次复诊,小童童已成长为一名阳光帅气的小男孩,爱读书、讲礼貌,颈部包块完全消失,病情痊愈。文献检索发现,这是国内首例超声引导下经皮儿童淋巴管畸形微波消融治疗。

图片1.jpg

图片2.jpg

2018年7月,小童童仅两个月大,颈部有一个硕大的包块,直径约15厘米,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生命垂危。爸爸妈妈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带他来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首席专家倪鑫院长在顺义妇儿医院的门诊。他们此前已辗转国内多家三甲医院,被告知治疗成功的希望渺茫。经过倪鑫院长的详细诊断,小童童被确诊为颈部及纵隔淋巴管畸形合并出血。形象地说,就是包块“卡”在咽喉要道上,危及生命。

图片3.jpg

面对2个月大、有呼吸窘迫、病情危重复杂的低龄患儿,时间就是生命,绿色转诊通道迅速开启,小童童被紧急转至北京儿童医院。经倪鑫院长、重症医学科名誉主任钱素云超声科副主任石文媛等多学科专家会诊,一致认为,孩子的身体状况难以承受创伤大的传统外科手术。幼儿免疫屏障弱,术后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是很多危重型淋巴管畸形低龄幼儿迈不过去的坎。因此解除包块卡压的同时,损伤不能过大,在多学科团队治疗的基础上,微创也是此类幼儿救治成功的关键之一,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利于术后恢复。

然而,如何为小童童进行微创治疗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倪鑫院长创新性地提出,超声引导下经皮淋巴管畸形微波消融治疗尽管尚未在儿科领域运用,但具有精准布针、消融范围可控、消融时间短、局部无疤痕、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势,适合小童童,对他的康复更有利。随后,在倪鑫院长的带领下,医护人员为小童童制订了一套周密的治疗方案。

微波消融治疗指的是通过局部高温将肿瘤细胞杀灭,从而缩小或消除肿瘤。2018年7月24日,入院后1天,由石文媛副主任“主刀”,在超声引导下将一根直径约1.6mm细的消融针准确地放入病灶内。治疗的复杂性及高难度在于,必须做好局部皮肤保护,避开颈部的大血管、气管及食管等重要解剖结构,减少对治疗区域纵横交错走行的神经网的热损伤。此刻,超声如同石文媛副主任的“第三只眼”,她全神贯注、小心谨慎地进行着,历时1小时40分钟,小童童终于顺利完成了微波消融手术,术后瘤体明显缩小。

图片4.jpg

虽然术后小童童的病情有过反复,但在多学科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疗,在他及家人的积极配合下,小童童顺利度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医患携手最终闯过了生死考验。微波消融术后1个月,小童童顺利出院。经门诊定期复诊治疗,2023年6月复诊时,原先大如球的包块此次超声检查发现已完全消失,颈部恢复如常,没有留下任何疤痕。

据了解,此前国内低龄幼儿危重症淋巴管畸形没有治疗成功的案例。近年来,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针对复杂淋巴管畸形在内的多种儿童疑难复杂疾病建立了成熟的多学科团队,为患儿制订个性化诊疗方案。石文媛介入超声团队已使用微波消融成功治疗多例复杂难治性淋巴管畸形,在淋巴管畸形微创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该团队年均完成各类介入性超声诊治1000余例,其中疑难复杂病例占比过半。

超声科


上一篇: 组团瘦身 北京儿童医院减重夏令营开营啦!

下一篇: 医保政策小课堂开课啦,专属漫画形象出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