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我靠“艾莎公主”取得了双胞胎宝宝的信任
2020-10-23 12:01:56 来源: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浏览次数: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卫生系统紧急响应,当得知我院要成立新冠肺炎隔离留观病房后,我立即报名。作为一名90后青年,我非常希望能够加入一线战斗,贡献自己的力量。2020年2月,我荣幸地成为第二批支援隔离留观病房的护士。
在我支援的这段时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对双胞胎姐妹。由于爸爸发烧,两个宝宝也发烧,被怀疑是聚集性发病收入院。两个宝宝5岁,和我家宝宝一般大,因为工作,我当时已经12天没有看见女儿了,看到她俩倍感亲切。
由于需要单间隔离,爸爸发烧需要到成人医院就诊,家里只有妈妈来进行看护。这种情况下,我们马上上报院领导进行协调,紧急调配两张单人床放在一个病室进行隔离留观。为防止交叉感染,将两张床以最大间距进行分开放置,并定时开窗通风,这样即保证了妈妈能够照顾两个宝宝,又能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两个宝宝都有发烧、咳嗽的症状,需要进行雾化、输液治疗。妈妈一人照顾两个宝宝,加之担心孩子病情,难免有些焦虑。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减少孩子的痛苦,安抚家长的情绪,减轻妈妈的焦虑,帮助她度过这一次的难关。
由于带着双层手套,长时间佩戴的护目镜又很容易出现雾气,这给我的操作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两个宝宝看着全副武装的我,也有些恐惧,谁都不肯先扎针。还好自己平时在家陪宝宝看动画片的经历派上了用场,我和两位宝宝聊起了艾莎公主的故事。因为有了共同的话题,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两个宝宝对我慢慢放下了戒备心。
通过观察,我发现两个宝宝性格截然不同,一个性格腼腆,另一个性格开朗。于是,我先对性格开朗的莎莎(化名)发起了“挑战”,一针见血,本来悬着的心也放松了一些。腼腆的安安(化名)见此情景也伸出了小手,就这样顺利的完成了穿刺,结束后我已是满头大汗。
通过一天一夜的等待,这两个宝宝和爸爸的筛查结果均是阴性,隔离解除了,妈妈的心终于放下了,露出了笑容。出院前正好又是我的夜班。尽管我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口罩,两个宝宝还是认出了我,听见两个宝宝对我说“谢谢阿姨”,我感觉温暖又幸福。回神之后,我又继续投入到“战斗”中。
这个故事只是疫情期间我们医院医患故事中的一个。事实上,为避免患儿在发热门诊交叉感染,年初我们医院就制定了一系列人性化的防护措施和流程:
1、在诊室的门前放含氯消毒脚垫;
2、对患儿及家长接触的桌椅、诊桌每隔一小时擦拭消毒;
3、每天选择就诊人数相对较少的三个时段对诊室进行空气消毒;
4、加强诊室通风;
5、指定专门的工作人员传递化验标本和化验结果,减少患者在医院的滞留时间。
患儿一进入发热门诊,护士们就会亲切地接待他们。在挂号和进行各项治疗时,护士们会耐心地向患者解释,医生会按病历详细询问患者的接触史和相关症状;尤其是在留观病房等待核酸检测的家长及患儿,有时候难免会焦虑、烦躁,我们便会给予更细致和耐心的关怀。
时刻关注患儿及家长病情及心态变化,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主动与他们接近,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充分调动患儿及家长的主动性,更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疫情是可怕的,但是在面对疫情的时候,我们和患儿及家长都是一条心的,如何更好的诊治,更有效的沟通,在疫情期间显得尤为重要,也让我更一次深刻体会到人文关怀在医学中,尤其在这种大疫情发生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效适宜的人文关怀和沟通,势必能起到更好的作用,也能为疫情的防控带来更好的效果!
文/曾亚星
上一篇: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
下一篇: 别怕!我们始终与你“战”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