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走进儿童医院体验一天医院工作
2009-08-19 00:00:00 浏览次数:
体验输液室——“我的心很疲惫”
8月11日上午九点,北京城市管理学院的张联竹老师被安排到门诊输液室体验工作。为了让张老师全面了解护士工作,护士长张英按照输液流程带张老师“体验”了输液室的每个岗位的工作,收药、配药、准备液体、穿刺、巡视,最后张老师被安排在3号穿刺台当“护士”,负责帮助穿刺护士扶着孩子。
输液的孩子很多,输液室里噪杂声一片,虽然只是扶扶孩子,可扎针时孩子哭闹、扭动着的身体,让张老师的脸上很快渗出了汗珠。尤其家长们看着孩子扎针时的眼神和无意发出的唏嘘声,让她感到特别的紧张。
中午12点多,忙活一上午的张老师才被换下来吃午饭,刚进休息室,张老师就感慨地说:“这比火线救护还紧张啊。我今天体验的最大感受是心很累。孩子哭闹、不配合治疗,护士在环境嘈杂中精心工作真不容易。况且面对家长的期望,她们承受的心理压力太大了。我这只是体验一天,要是多几天真不知道我能不能坚持下来。”张老师说:“这一天的体验非常有意义,原来是作为病人、后来作为父母、今天是作为医院工作的体验者来到儿童医院,感觉到儿童医院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医生护士对孩子的体贴”。
张老师说:“一个3岁的胖男孩,因为长期输液血管很不好找,两个护士一边哄着孩子,一边耐心的找血管,一针就扎上了,还用一个小药盒为孩子固定好,孩子的父母很高兴。听护士说,过去用木板固定输液部位,不舒服,孩子哭闹,后来输液室的护士发现用废弃的小药盒做固定,孩子的小手正好握在上面,孩子的体位很舒服也就不哭了,从一个固定输液的小纸盒就体现了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态度,感觉很温馨。”张老师说通过体验她有两点感受,一是患儿家长对孩子的那种爱,二是医护人员为患儿辛勤工作。医生、患者都不容易,遇到问题要多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理解万岁在今天说仍然不过时”。
体验夜班医生——“医生、护士不容易”
从8月11日晚上十点半就上岗,跟随急诊医生体验大夜班工作的某公司翻译小沈和某协会理事封先生,忙到第二天六点多才有空坐下休息,一夜的体验让他们感慨“医生、护士不容易”。这一夜,急救室共诊治326个病人,其中危重抢救的有20人,因为病情不稳定留下观察的还有110个病人,而这样的工作量与急救室往常没有多少区别。
市卫生局“邀请百位市民体验一日医院工作”活动一推出,小沈和封先生就积极报名参加,并成为儿童医院的首日体验者。
11号晚上10点半,他们跟随急诊夜班的医护人员开始了8个小时工作体验,主要是帮助医生护士做病人的疏导工作。封先生说:“夜里看病的孩子很多,门口的座椅上,医生的身边都站着人,孩子有病,家长着急所以会提很多问题,医生护士忙着手里的,嘴里还要不停的回答问题。夜里两点多,来了一个特别危重的孩子,医生、护士都上去抢救,太紧张了。我们的工作量不是很大,但一夜下来也感觉非常累。可医生护士一晚上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真是太不容易了”。
小沈说:“带我们的刘钢医生应当夜里12点下班,因为抢救重病人,一直忙到凌晨一点多才离开。”
谈到这次体验,两位体验者深有感触,没想到医生、护士的工作强度这么大,不仅要承受体力上的压力,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封先生说:“一夜体验也让我们感到儿童医院医护人员对病人很负责任,包括保安、保洁人员在内所有医务人员对病人提出的问题都是认真解答。”他们感觉这样的体验活动很好,有机会了解医务人员工作,加强沟通和理解。
体验初检处——“没见过这样的场面”
8月14日早上六点,体验初检处的三位市民准时来到儿童医院门诊楼前的广场上,已经排到二环路上的挂号队伍,让她们吃惊不小,来自某咨询公司的郭涛用“壮观”来形容当时的情景。20多岁的安娜则称“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
保卫处副处长金米林为三人分派了任务,让她们跟随保安员将挂号的队伍整理有序,以免开门时出现混乱。整理队伍听起来简单,可干起来就不那么容易,要把挤在一起的人群排列好,要做不少的说服工作。三个人跟着20多个保卫人员整理排队秩序,并不时大声告诉家长不要排错挂号队伍。六点半,开门挂号的时间到了,三人又赶紧跟随初检处护士开始发门诊号。发号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个1岁的孩子身上起了很多小红点,家长问护士该挂什么科,护士询问了孩子的情况,看看孩子的身上,将皮科号递给家长,并告诉他去八楼。在发号台体验的郭涛说:“原来以为发号就是往那里一坐人家要什么号就给什么号,没想到这么辛苦还要掌握很多学问。”郭涛说:“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初检护士的一小时工作中,有五十二分钟在解答家长问话,这种情况,如在她的公司,员工是要被强制休息的”。
十点半,三人分别被安排在门诊的几个分诊台体验工作,她们跟随分诊护士为诊室送病历,几趟下来,三人就已经感觉到腿脚有些酸痛了。在老专家门诊,来自国家广电总局的杜女士说:“医院的工作量太大了,医生、护士都忙得抬不起头,但每个人都热爱这个职业,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医务人员不容易,要细心、要耐心、要有责任心,还要不断学习新东西,这是涉及生命的职业。他们应当得到尊重”。当时有人问,你给他们的工作打多少分?杜女士毫不犹豫地说“100分”。
在此次北京市卫生局诚邀百位市民“医院工作一日体验”活动中,儿童医院共推出输液室、急诊医生大夜班和初检处三个体验岗位。输液室、初检处看似这两个岗位不起眼,却是儿童医院中不可缺少的“螺丝钉”;而大夜班的医生岗位,是在黑夜中给了家长和孩子一丝“光明”。推出这三个岗位,也是让市民能够亲自参与到医护人员的工作中,不仅仅是旁观,而是切身去感受。医院领导对这次体验活动非常重视,认为这是增进社会对医务人员的了解,促进医院科学管理,改善医院工作,更好服务群众的极好机会,更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
上一篇: 三个团支部举办军事拓展主题活动
下一篇: 工会暑日送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