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 儿医读书会活动预告:跟着许倬云读《经纬华夏》
——溯源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底层逻辑
来源:科研处图书馆 工会 浏览次数:
一、图书介绍
《经纬华夏》是历史学家许倬云于2023年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著作。作者以九十高龄历经七年撰写、八次修订,结合近十年考古成果,从全球史观梳理华夏文明的演进历程。
全书以“大历史”视角重构中国五千年文明脉络,提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三大地理核心区互动理论,分析族群融合、文化整合与华夷关系演变。通过“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的双重视角,探讨地理因素对历史动态的影响,对比中西方文明差异,揭示华夏文明通过调和地域文化形成包容性“天下格局”的内在逻辑。书中延续《万古江河》的学术脉络,融入三星堆等考古发现,反思近代转型困境,并展望全球化背景下文明共存的可能路径 。
二、主讲人
本期分享人:梅宇森
战略分析师,行业市场研究。兴趣广泛,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均感兴趣。喜欢读书,喜欢长城,喜欢火车,喜欢分享,喜欢摄影,喜欢航拍,喜欢研究有趣儿的事。
三、活动内容简介
当我们困惑“为何东方重集体、西方重个体”,好奇“儒释道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核心区别”,其实都在探寻一个根本问题——文化与信仰,如何塑造了不同的文明底色?
儿医第三期读书会,我们将深度解读历史学家许倬云的《经纬华夏》,跳出碎片化信息,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清代思想传承,从中华文明演进到世界主要文化脉络,用通俗语言拆解复杂议题,找到东西方差异的深层答案。
我们将围绕这些核心话题深入探讨:
• 什么是文化与信仰?它们如何诞生、演化,又在人类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 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与西方有哪些本质区别?这些区别背后藏着怎样的历史逻辑?
• 为什么人类需要信仰?中国的信仰体系里,有哪些独一无二的想象与创造?
• 从先秦到清末,中国古代统治为何始终是“内儒外法”?这种模式如何平衡秩序与治理?
• 面对宗教,东西方为何会形成截然不同的态度?背后是怎样的文化心理差异?
无论你想理清文化演变脉络,还是对东西方差异抱有好奇,这场跟着《经纬华夏》学文化的读书会,都能带你跳出认知局限,用更通透的视角理解世界。
活动时间:【2025.10.14星期二 17:30-19:00】
活动地点:【广电行政楼五层图书馆阳光书吧】
名额:限25人(10月9日群内接龙,先报先得,满额即止)
温馨提示:图书馆内请勿穿工作服,让我们以轻松状态共赴这场思想之约~
咨询电话:朱老师 59619692/9693
2025年9月30日